高考文学类阅读:小说赏析人物形象答题技巧

时间:2023-10-14 23:38:55编辑:小录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要素之一。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表现一定的主题。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这些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人际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一、分析概括形象特点

(一)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

1、概括人物形象三要求

(1)准确。所谓准确,就是根据题干要求找准答题方向。

(2)全面。一是在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时,注意其形象特点的多面性。充分研读文本,尤其是在分析文章的次要人物时,该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都有可能显示其形象的某一特点。二是注意对文本中描写人物形象的内容进行细化分类,再综合进行最后的回答。

(3)典型。一是注意答题材料的典型性,对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要“结合作品原文”,要选取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典型材料,对不典型材料的分析是很难得分的。二是注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在分析时,可直接指出人物代表了哪类人。

2、整体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四角度

(1)梳理情节。情节往往是人物形象形成发展的过程。从人物行为、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中,可以推断其价值取向、性格特点、内心状态。

(2)人物描写。找出小说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对这些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的语段进行提取和整合,进而概括人物形象。

(3)理清关系。从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人物与环境等关系中分析形象特征。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结合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思考,而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往往也与其典型意义有关。

(4)借助评语。借助作者或他人对相关人物的介绍或评价来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3、答题步骤

(1)读懂题意,明确题型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题目是整体概括人物形象,还是分析形象的作用,还是鉴赏塑造形象的手法。

(2)回到原文,对应分析

根据题目要求,回到原文相关内容,找准是从梳理情节还是人物描写等角度分析和归纳。

(3)明确特点,分条概括

从找准的角度切入,分析并整合答案,分条作答。

(二)分析人物心理

人物心理活动题是最近几年高考卷的热点题型。

1、答题步骤

(1)读懂题意,明确题型

这种题型的题干中会出现“心理”等关键词。如果题干中有“心理变化”之类的关键词,考查的是人物的动态心理;如果有“具体心态”之类的关键词,则考查的是人物的静态心理。

(2)回到原文,对应分析

①结合上下文。找到有关人物心理的语段,看看在语段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心理变化或心态有关系,从而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②分清描写,抓关键词句。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细读相关文段,要分清是哪类(些)描写,理清其中的层次,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

(3)明确特点,分条概括

根据分析的人物心理特点,分条概括即可。

二、分析形象的作用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小说中的形象可分为主要人物形象、次要人物形象、物象。

小说阅读形象作用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问的是形象的作用,作答时却需要由此向小说其他要素扩展,要将人物和“情节安排”“结构设计”“主旨表达”等方面相结合。

(一)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1、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角度

(1)对情节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如果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就要考虑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2)对主题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其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3)对社会的作用

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产生的作用,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读者带来的某种启示。

2、答题步骤

(1)读懂题意,明确题型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题目是分析人物形象作用,还是分析物象作用;是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作用,还是分析次要人物形象作用。

(2)回到原文,找准角度

根据题目要求,回到原文相关内容,找准是从情节还是主题等角度分析和归纳。

(3)分析作用,分条概括

从找准的角度切入,分析其作用并归纳,分条作答。

(二)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1、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角度

(1)从自身作用角度

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

(2)从衬托主要人物角度

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3)从情节作用角度考虑

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4)从主题作用角度考虑

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2、答题步骤

(1)读懂题意,明确题型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题目是分析人物形象作用,还是分析物象作用;是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作用,还是分析次要人物形象作用。

(2)回到原文,找准角度

根据题目要求,回到原文相关内容,找准是从自身作用还是衬托主要人物等角度分析和归纳。

(3)分析作用,分条概括

从找准的角度切入,分析其作用并归纳,分条作答。

(三)分析物象作用

1、分析物象作用的角度

(1)自身作用:物象作为小说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它自身的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环境作用:物象衬托了环境,要看其对时代特点、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看其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3)人物作用: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的陪衬,如梅、兰、竹等可以烘托人物的高洁品质。

(4)情节作用:一些物象反复出现,串联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5)主题作用:物象揭示、深化了怎样的主题。

2、答题步骤

(1)读懂题意,明确题型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题目是分析人物形象作用,还是分析物象作用;是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作用,还是分析次要人物形象作用。

(2)回到原文,找准角度

根据题目要求,回到原文相关内容,找准是从自身作用还是环境作用等角度分析和归纳。

(3)分析作用,分条概括

从找准的角度切入,分析其作用并归纳,分条作答。

三、鉴赏塑造形象的手法

1、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1)正面描写

①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

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②心理描写

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

③语言描写

表现人物性格,同时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间接地表现其他人物和景物,交代事情原委,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等。

④动作描写

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情节发展,照应某段落。

(2)侧面描写

①类型

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借助物象衬托;借助环境烘托。

②作用

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

2、答题步骤

(1)读懂题意,明确题型

看题干要求和文本内容,确定答题是从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从间接描写的角度入手,还是两者兼有。

(2)回到原文,找准角度

从原文中找出直接描写或者间接描写对应的内容,根据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相关知识,指出运用这种手法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人物的哪种特点。

(3)分析效果,分条概括

指出使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再根据题干要求整合出答案,分条作答。

上一篇:10道关于中国历史冷门人物小问答,应该没有几个能得满分的?

下一篇:回答人际关系类面试题思路大全!